
11月26日,学院尚功讲坛首场报告会暨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大讲坛系列报告在长清校区C154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李秋零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哲学如何解构宗教—康德宗教哲学述要》的学术报告,社科处副处长刘浩、学院院长马永庆、党委书记房增福、副书记吕晓勇及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马永庆主持。
李秋零教授围绕“哲学如何解构宗教”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做出了解答。一是分析了康德之前哲学家尤其是托兰德、廷德尔、洛克、休谟等人对宗教问题的探索,指出了宗教存在的现实基础;二是在康德哲学的背景下,对理性认识能力做出了限制,提出了“限制知识,以遍为信仰留出地盘”的观点,阐述了实践理性的应用范围;三是指出了道德不需要宗教,但会导致宗教的主张,指出有德之人才能配享幸福的观点;四是阐明了宗教得以可能的三大预设,即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由此阐述了康德宗教哲学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李教授讨论了康德宗教哲学得以存在的世俗原则,探讨了哲学如何解构宗教的理论旨趣。最后,李秋零教授对所讲主题作了总结与回顾,并就部分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报告会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整场报告会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简明扼要,学术价值极高。李秋零教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更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报告为自己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博览群书,学会思考,拓宽学术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奠定理论基础。
学院尚功论坛旨在博众家之长、纳智慧之光,注重学术交流,传递科研、学习经验和文化理念,提高学生学术科研兴趣和水平,拓宽视野,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
李秋零,哲学博士,1978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82年毕业后赴联邦德国,先在弗莱堡歌德学院学习德语,后到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进修哲学,1985年回国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现任教育部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研究员,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神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等多部专著,译著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亚里士多德全集》(合译)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和数十篇译文。最近又承担了2011年度(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康德往来书信全集译注”的翻译工作。
主要学术兼职: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辽宁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