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站检索

学部新闻

王凤才教授做客第1418期社科大讲坛:从肯定辩证法到否定辩证法——阿多尔诺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差异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05
浏览量:2024-09-05

9月3日上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部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418期社科大讲坛于长清湖校区正德楼430会议室开讲。本次大讲坛特邀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凤才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了题为“从肯定辩证法到否定辩证法——阿多尔诺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差异”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部教授王青主持,百余名学部师生到场聆听。

104E8C1

报告会伊始,王凤才教授辨析了黑格尔与阿多诺辩证法的根本差异:阿多尔诺的辩证法是“否定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肯定辩证法”。所谓“肯定辩证法”即传统辩证法——从柏拉图到黑格尔——都是承认“否定之否定=肯定”这一图式;而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则是不承认任何肯定的辩证法,是对“肯定辩证法”的否定。

紧接着,王凤才教授就阿多尔诺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具体差异做了详细阐述。第一,同一性是黑格尔“肯定辩证法”的理论基础,非同一性是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的理论基础;第二,概念思维、体系化是黑格尔“肯定辩证法”的基本特征,非概念思维、反体系是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的基本特征;第三,“辩证的否定”是黑格尔“肯定辩证法”的核心,“被规定的否定”是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的核心;第四,“和谐的逻辑”是黑格尔“肯定辩证法”的最终结局,“瓦解的逻辑”是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的最终结局。

王凤才教授合理地评价了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与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悲观主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第一,“否定辩证法”是形而上学批判与社会批判相结合的批判模式。第二,“否定辩证法”具有悲观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后马克思主义倾向,甚至可以说具有非理性主义嫌疑;但却不能说阿多尔诺是悲观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更不能说是非理性主义者。第三,阿多尔诺强调“客体优先性”,但否定任何首要性(=第一性=决定性),既否定主体首要性,又否定客体首要性——因而具有唯物论倾向;但他却不是一个传统的唯物主义者。第四,阿多尔诺将黑格尔辩证法视为“肯定辩证法”,并与自己的“否定辩证法”完全对立起来,有片面性甚至情绪化之嫌疑;但“否定辩证法”作为阿多尔诺对批判理论的最大贡献,为国外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辩证法形态。第五,阿多尔诺的洞察力是深刻的、批判性是彻底的;但却从“意识形态批判”走向了“批判的意识形态”。他的批判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嫌疑。因而可以说阿多尔诺是后现代主义先驱之一,但却不能说他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

2E8F39

王凤才教授从理论基础、根本特征、核心和最终结局四个方面对阿多尔诺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差别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政治站位高、学术意义深、思想引领强的学术报告,不仅使同学们对阿多尔诺和黑格尔辩证法概念的丰富内涵有了更为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为同学们科学把握马克思的辩证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凤才,山东诸城人,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暨国家创新基地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法兰克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秘书长暨“中国青年学者论坛”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批判理论研究丛书》和《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主编,国内著名论坛——批判理论论坛、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的发起人和召集人。主要代表作有系列丛书“批判理论七部曲”“马克思四部曲”和译著《否定辩证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