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长清湖校区树蕙堂二楼虚拟仿真中心举办第三十六期“言马大讲堂”学术报告会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本期大讲堂特邀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龚群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了题为“数字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院哲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刘溪主持,百余名学院师生参加此次讲座。

报告会伊始,龚群教授详细介绍了数字文明这一概念提出的数字经济背景。他指出数字经济是基于现代算法的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工具的新型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新经济成长的新质生产力。

随后,龚群教授主要围绕着“数字与人类生活”和“数字文明的定位”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数字经济和数字化生活已经使得人类社会某方面的文化或文明足以用“数字”这样的符号来表达,表明数字经济与数字文明已经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数字经济所发生和将发生的全面性变革影响,其深刻性表现在人们已经处于“数字化的生存”状态,从而促使人类进入数字文明时代。第二,数字文明所表明的“文明”层级并非与“人类文明”这一层级的文明概念是同一层级的概念,而是在人类文明或“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次级文明概念,是在类似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一层次或亚层次意义上使用“文明”这一概念。会议最后,龚群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应特别关注数字资本主义的相关问题,指出既要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同时也要挖掘数字经济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合理因素,为我们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文明建设服务。
本次报告会,龚群教授围绕“数字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资料详实且内容充盈,整场学术报告兼具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在座师生对于数字文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为准确的把握,在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是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研究院联合打造的高端学术交流品牌,旨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和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