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站检索

科研活动

骆德恩教授做客第1436期社科大讲坛——近代哲学对宇宙论证之探讨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24
浏览量:2024-10-24

10月18日上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部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436期社科大讲坛于长清湖校区树蕙堂二楼虚拟仿真中心开讲。本次大讲坛特邀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Andrew Ter Ern Loke(骆德恩)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了题为“近代哲学对宇宙论证之探讨”的学术报告。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助理教授James Dominic Rooney(倪佳道明)作为与谈人出席此次讲坛。报告会由学部副部长孙余余主持,二百余名学部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会上,骆德恩教授借哲学史上的众多伟大哲学家对宇宙论的论证和科学发现引出此次论题: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宇宙之诞生是否存在一个有智慧的第一因?骆德恩教授指出,所谓“证明”,就是只要前提正确,演绎有效,结论肯定正确。沿着这个思路,他展开了对宇宙第一因的证明。首先,他认为,根据人们的感性经验来看,那个宇宙第一因创造宇宙所采取的形式是做“微调”,并且把这个“微调”做到尽可能的精确,否则,就无法解释世界是具有系统性和秩序性的事实。其次,他认为,根据因果关系原理,当人们演绎一系列结果和原因时,不但不能使无限倒退成立,而且证明了第一因的存在。第一因是有自由意志的,它具备自己发起第一个事件的能力,并且具备能防止自己被发起的能力。

随后,骆德恩教授对上述论题阐发了自己的结论:宇宙论证和设计论证是说,有一个没有别的东西产生自身、没有开始、拥有自由意志、超然智慧和巨大能量的“第一因”存在,这个第一因就是宇宙的创造者。他指出,科学的发展只会产生一些科学解释来取代对某些现象的解释,但取代不了需要一位第一因来解释一切东西从何而来。同时,这个第一因是有智慧的,由此才能使宇宙有系统和规律。报告会最后,学部师生踊跃提问,骆德恩教授对相关问题予以细致解答,为与会师生提供了进一步的思想启示。

骆德恩,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伦敦国王学院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研究。在哲学学科重要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出版专著近10部。